深耕课堂风采 护学共研促成长——机电工程部开展学期末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
【文章来源: 机电部办公室】 【发布人: 何湾】 【发布时间: 2025-06-22】 【点击量: 】
为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搭建交流互鉴平台,6.2~6.20日,机电工程部组织六个教研组开展学期末公开课听评课活动。各学科教师聚焦课堂实践,展现多元教学风采,在思维碰撞中探索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文科教研组:
张棋老师执教《烛之武退秦师》,以历史情境导入,通过文本细读,带领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与谋略,课堂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,培养学生家国情怀;何湾老师的《面对挫折 应对困难》主题课程,结合中职生心理特点,以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为载体,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,掌握挫折应对策略;苏静地与陈紫薇老师展示的音乐课,将理论知识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,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。听课教师一致认为,文科组课程设计精巧、师生互动活跃,但在教学环节时间把控、分层教学实施上仍有优化空间。
建工护理教研组:
立足专业特色,带来多堂实践导向课程。护理课上,教师以“淹溺病人的护理”为主题,结合临床案例,通过模拟操作、情景模拟等方式,强化学生护理技能与职业责任感;陈榕老师的劳动教育课,将理论讲授与项目实践结合,引导学生在劳动中锤炼品格。同时,也有些教师存在部分知识点讲解速度过快,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消化吸收的问题,教研组建议增加例题梯度设计,由浅入深逐步引导,或通过分步练习、分层任务的方式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。
理科教研组:
聚焦实践与素养培育,亮点突出。体育课程中,教师以体能训练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为核心,通过篮球战术演练、趣味体能游戏等形式,将运动技能训练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,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;叶丽老师的劳动教育课程以收纳整理为主题,将劳动工具使用与环保理念相融合,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、树立劳动观念。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,但在教学资源整合的丰富度、学生个性化指导方面仍有提升空间。
电工电子教研组:
凭借三次高质量公开课展现扎实的专业教学实力。胡旋老师《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控制电路》的课程中通过电路原理图解析与实物接线操作相结合,引导学生掌握电路搭建与调试技巧;刘锐老师在《车床控制电路与常见电器故障检修》课上创设真实故障场景,带领学生运用万用表等工具分析排查问题;林亨老师的《PLC基本指令》课程则融入工业自动化前沿技术,通过编程演示,培养学生逻辑编程能力。教师准备充分,教学环节紧凑,但部分课程对新技术拓展深度不足,对学生个体实操进度差异的关注还需加强。
数控教研组:
张向前老师的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法》公开课以工程图纸为载体,结合三维建模软件演示,将抽象的尺寸标注规则转化为可视化教学,通过案例剖析与分组练习,帮助学生掌握尺寸标注规范与技巧,课程内容详实,教研组建议在与企业实际生产案例结合方面可进一步深化。
普设教研组:
公开课同样亮点频出。胡升华老师的《螺套建模》课程,通过误差放大演示法直观解析对刀偏差,学生实操合格率达85%以上,采用的“以老带新”分组模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,安全规范执行到位;崔银川老师的《焊接实训》课,从焊接工具使用、材料选择到工艺技巧,进行标准化示范与一对一指导,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了手工焊接精度与创意应用能力。教研组一致认为两位教师专业示范性强,需加强数字化应用,建立标准化流程考核模式。
此次公开课听评课活动,不仅展示了中职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的教学能力,更搭建了跨学科交流的桥梁。未来,机电工程部将继续深耕课堂教学,推动教科研深度融合,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内涵式发展。
上一条: 无